联通民心,习近平“老友记”跨越山海******
(近观中国·外交篇)联通民心,习近平“老友记”跨越山海
中新社北京9月28日电 题:联通民心,习近平“老友记”跨越山海
作者 钟三屏
“结识新友,不忘老友。”伴随海内外足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外国友人的交往故事,成为一段段跨越山海的“老友记”;和老朋友代代传承的友谊,也投射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中国外交理念。
有的老友结缘于年少之时。老挝重要领导人贵宁·奔舍那的后人曾在中国求学多年留下青春的足迹,其中萨马诺·奔舍那等不少人都是习近平在北京八一学校求学时的校友。
2010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问老挝时,专门抽时间与奔舍那兄妹会面。2017年,习近平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再次与这些老朋友、老同学相见。从在八一学校时奔舍那家族几个孩子穿的古铜色灯芯绒裤子,到他们打扫卫生的情景,习近平都记忆犹新。在萨马诺·奔舍那眼中,习近平一直都没有变,“习主席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无论跟谁有过交往他都不会忘记”。
有的友谊始于早年的工作机缘,在常来常往中愈加深厚。1985年,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赴美国艾奥瓦州马斯卡廷考察,萨拉·兰蒂女士负责接待工作。27年后,习近平再访马斯卡廷,来到兰蒂家中与老友重叙友谊。兰蒂说,习近平走进客厅的那一刻,整间屋子沸腾了。他一直在和老朋友们聊天,都没顾上吃饭。“他依然记得当年发生的每一件事,与老朋友们有聊不完的话。我们有太多回忆要重温。”
2018年,兰蒂撰写的回忆录《老朋友:习近平与艾奥瓦的故事》正式出版。2022年,她致信习近平感谢他对老朋友的珍贵情谊。习近平则在复信中希望兰蒂女士和艾奥瓦州老朋友们继续为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作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跨越山海的“老友记”,不仅体现着中华文化中“人莫若故”的友情观,也是国际友谊的“双向奔赴”,是人与人之间走向心灵相通的一段又一段旅程。
在那次老挝“同学会”上,一起与习近平会面的,除了萨马诺兄妹,还有他们的下一代。“习主席特别着重讲了,要多跟下一代讲述我们自父辈开始的友谊,要把友谊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萨马诺说。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原州长培根自年轻时代就对中华文化十分痴迷,任期内多次访华,并由此与当时在福建工作的习近平成为好友。2001年正值福建省和塔州建立友好省州关系20周年,培根被授予“福建省荣誉公民”称号,习近平则接受了培根“到塔州走一走、看一看”的邀请。
后来培根不幸早逝,习近平2014年访澳期间专程去看望了培根的家人。培根的长子马克表示将积极促进和中国的经贸合作,次子斯科特则说,今后要带着女儿去中国。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习近平“老友记”经由岁月的陈酿,正越来越成为中国与世界交往大篇章的一部分。
习近平的多年老友、厦门大学外籍教授潘维廉出版《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一书,从外国人视角讲述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帮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这份浓浓的中国情,让习近平很感动。
从另一个角度看,习近平的“老友记”以及蕴含其中、穿越千山万水的情谊,也是中国长期以来交往国际朋友的缩影。
回顾历史,被称为中国人民“老朋友”的国际友人有许许多多,从载入史册的白求恩、埃德加·斯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到如今的潘维廉、兰蒂等人,中国和老朋友的友谊代代传承,见证了国际合作朋友圈的不断壮大。
这也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国人民是重情义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曾经风雨同舟、相互理解和支持的老朋友”。(完)(图片素材来源:新华社、中新社、中新网)
冰嬉、八大碗、满语歌:黑河满族同胞欢庆“颁金节”******
中新社黑河12月25日电 (记者王琳)黑河市爱辉区四嘉子满族乡第五届“颁金节”25日在小乌斯力村启幕。当地满族同胞身着盛装欢庆节日,展示冰嬉、满族八大碗、满语歌曲、满文书法、满族剪纸等民族文化,传承满族历史民俗。
喜庆热闹的满族婚礼 赵东来 摄
“颁金节”音译自满语“颁金札兰”,颁金意为“生成”,札兰意为“节日”。“颁金节”是满族最值得纪念的日子,是满族诞生和命名的纪念日。黑龙江省黑河市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爱辉区四嘉子满族乡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也有冬日的迷人雪景。
满族同胞载歌载舞 赵东来 摄
本次“颁金节”活动以“民俗传承颁金札兰,冬爽爱辉激情首燃”为主题,设有古树祭祀、冰嬉活动、美食广场及沉浸式满族体验、民俗文化展示共五个活动板块,是一个展示满族历史文化、增进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的喜庆节日。
满族特色美食“八大碗” 赵东来 摄
在银装素裹的满族乡村,八旗旗帜飘扬,松木篝火炽热,锣鼓腰铃齐响,满族同胞身着艳丽华美的民族节日盛装,跳起传统舞蹈,唱着民族小调。除了好看的、好玩的还有好吃的,满族特色的炙肉、杀猪菜、八大碗、腊八粥等美食令人垂涎欲滴。
“满族八大碗”手艺人尚惠影介绍说,满族八大碗就是取当地的山珍、笨鸡、野猪肉等食材,用大铁锅蒸制炖煮,经过两三天的精心加工,呈现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满族特色食品八大碗。
满族特色烧烤令人垂涎 赵东来 摄
节日现场的满族风情味道十足,既有喜庆热闹的满族婚礼,也有花样繁多的冰嬉运动,还有文化厚重的手工技艺。在满族民俗记忆馆,民众可观看满族民俗文化生产生活老物件,学习满文书法,欣赏满族书画,亲身体验制作满族非遗传承手工艺。(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